出世前,小生命已經能聽到聲音了!呱呱墮地後,放聲一哭張開肺部,開始探索人生大旅程。旅途中小生命聽取世界美好的聲音,學會說話、溝通,正常的聽力發展,是BB認識大地萬物的必要條件,如聽力發展有障礙,就會窒礙BB認識世界的能力。 寶寶是如何通過聽力認識世界?正常聽力發展藍圖是怎樣的?今期由聽力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解。


  我們的聽力是如何形成?BB出生後,何時可以聽到聲音呢?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說,聽力發展是奇妙的事,BB在出世前已經能聽到聲音了!

  「當胎兒還在母體內,大約二十四周時,他的內耳已經具雛形,可以聽到聲音,所以鼓勵準媽媽在懷孕時應多和胎兒說話,以及讓胎兒多聽柔和音樂,都能刺激其聽力發展。當然要注意的是胎教音樂避免太強烈,以免胎兒過於受刺激,掙扎而踢媽媽。」

  由於在胎兒時期已能聽到聲音,所以BB一出世便聽見環境的聲音,而且對熟悉聲音更有反應,例如聽到媽媽的聲音,會感到舒適而表露滿足的神情。到了二至三個月大,嬰兒對熟悉聲音可能會微笑,不熟悉的可能會恐懼,這方面可能從眼神或神情轉變表露出來。

  「有研究指嬰兒對母親的聲音較有興趣,因為在母體內常聽到,所以比較熟悉,媽媽的聲音亦較溫柔;相比之下,嬰兒對爸爸聲音興趣不大,可能是因為較響亮又不太熟悉。」區建國博士說。

  當嬰孩逐漸成長,通過聽力學習,漸漸便懂得說話。

  區建國博士說:「嬰孩在四個月大開始與其他人有眼神接觸,到三至五個月大時能發出咕咕或咕嚕聲音,到六個月大能發元音及輔音混合的聲音如Um、Baba、Mama,以及能較準確地分辨水平線聲音的位置或方向。」

  「到十二個月大時,會說單字句子,會認得熟悉的音樂,同時聽到後身體會有反應,會手舞足蹈,十八個月大時對短句、詞語會比較熟悉,這時候大約認識二十至五十個生字,兩歲大時,就認識二百至三百個生字。嬰幼兒的聽力及語言發展,都是通過外界聲音刺激,讓他愈學愈多詞彙,所以非常鼓勵母親在懷孕期間開始多對寶寶說話及播放柔和音樂,刺激耳朵及腦部負責聲音的部分發展。」區建國博士解釋。

  區博士解釋聽力缺損會影響兒童發展,所以公立醫院兒科或耳鼻喉科會為初生嬰兒提供聽力篩查服務,一般在嬰兒出生後三日內進行:「治療兒童聽力缺損基於『三早』原則,即『早檢查』、『早發現』、『早康復』。康復包括盡早做語言康復及聽覺訓練及佩戴助聽器,補償聽力缺失。及早康復之所以重要,因為研究人員曾經用老鼠做實驗,在牠們出生後將蠟放置入耳道,阻隔聲音進入,耳蠟在一年後取出,以儀器測試老鼠能否聽見聲音,結果確認在聽覺神經正常下,老鼠仍然不能準確辨別聲音,原因是腦部從未受過聲音刺激,不懂接收及辨別聲音。」

  過往亦有研究人員做過實驗:兩位失聽程度一樣的聽障人士,一位佩戴助聽器,另一個不佩戴,在若干年後兩人接受語言測試,結果佩戴助聽器的一位得分較高,因為助聽器讓他腦部得到聲音刺激,另一位因腦部受刺激較少,語言接收及分辨能力較低。

  聽力缺損要及早發現,下期區博士將解構各類型的兒童聽力測試。

 

 

 
 
 
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
 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
 
來源:星島日報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