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兩名作者是在美國率先開設拖延團體治療課程的心理醫生,1983年出了第一版,二十五年之後再修訂成這個新版本。

 

影響大腦結構功能

二十五年前的我,最愛看《哆啦A夢》和《小丸子》,因為有共鳴,兩位卡通人物主角,野比大雄和櫻桃小丸子都是「拖延專家」,暑期作業不到開學前幾天不動工,大家食完飯遲遲不肯洗澡睡覺,凡事不會第一時間去做,反正明天做也不打緊。本書讓我赫然發現,原來拖延是一種心理病,這可不是輕輕可以帶過的問題,否則這本書也不會暢銷四分一個世紀之久。

 

[caption id="attachment_433214" align="aligncenter" width="711"]
●卡通人物小丸子可說是「拖延專家」,凡事不會第一時間去做。[/caption]

 

不瞞大家說,我買了這本書已經兩個月,抱歉上星期才認真閱讀,這是不是一種拖延心理的病態?為甚麼我有這個問題?隨意一翻,看到《現代神經學的大發現》一章︰「拖延的生理根源包括身體、大腦和遺傳基因……大腦運作會影響你迴避的東西,你迴避或不迴避的東西也會影響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之不過,可幸的是大腦始終在變化,即是可以克服拖延心理,生理傾向不見得會永遠阻礙你進步。

 

你和我都是3號型

本書的後半部分非常詳細的教你如何改進自己,革除一些常見的心理壞習慣,若你有心改變,這本書可以當作秘笈,事關你和我都沒有「哆啦A夢」這位好朋友為你解決大小事件,我們也沒有「小丸子」的淘氣可愛,永遠是一個不求上進的小學生,於是我努力通過本書的指引,找出我是屬於哪個類型的拖延者。

 

[caption id="attachment_43321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15"]
●作者將拖延者分類,並隨書附有拉頁分類表。[/caption]

 

這裏可分為1號「害怕失敗型」2號「害怕成功型」3號「反抗權威型」4號「害怕分離型×拖延者」5號「害怕親近型」。你問我屬於哪個型號?我不如告訴大家,你和我都屬於3號型。為甚麼?因為你和我都是香港人。大家平心靜氣的想一下,香港多年來甚麼都是拖、拖、拖,以前主要焦點落在官老爺身上,因為官僚文化習氣太重,現在的問題出現在監察官老爺的尊貴代議士身上,不分界別團體都會使用「拖延」作為武器,大家拖延得冠冕堂皇,「香港拖延」不但蔚為奇觀,更成為一種風土文化。原因在哪?都是源於大家欲打破規則的叛逆心理。

 

作者說︰「在有正式的權力等級、你又不在高位,也會出現拖延應戰的現象……在高度集權的公司、學術界和家庭中,這種情況很常見。」作者是心理醫生而不是從政者,所以沒有深入剖析到社會政治層面,事實上,「用拖延爭取主控權」不限於一個普通打工一族──不滿老闆事事要管,對指令陽奉陰違,事事跟他作對──放諸香港社會現狀,又何其神似?

 

小孩吉米個案

政治的事不宜多談,不是因為我的拖延心理使然,而是我發現本書有一則「教孩子秘笈」對於讀者們應該更有價值。作者引用一個不做功課的小孩吉米的個案(有點似《哆啦A夢》主角野比大雄),父母都被他氣炸了,因為吉米不但疏於學習,吩咐他要幫手收拾家務,他總是口頭說說,卻遲遲不做,諸多藉口推搪,不得已之下,要做也做一半。

 

[caption id="attachment_433215" align="aligncenter" width="610"]
●作者從拖延心理角度討論教育問題,書中有一則「教孩子秘笈」,對於讀者們應該很有價值。[/caption]

 

吉米的父母採用的方法,與我阿爸阿媽同出一轍,先是「日哦夜哦」,繼而再用獎勵方法。吉米父母出手慷慨,對孩子說︰「如果你持續一個月每天都做一小時的作業,我就買iPhone給你。」可是吉米就是不為所動,依然拖延不做。吉米父母用到粵語長片說教的招數,用既痛心但嚴厲的口氣警告孩子︰「你如果連簡單的數學都不會算,你將來怎樣過日子?」如果用最後一招的話,可能就是我父母常用的威嚇性通牒︰「再不勤力做功課,就趕你出街!」

 

 

作者指出,無論嘮叨,還是威逼利誘,都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策略,吉米父母都是在逼孩子馬上改變,這樣做只會有反效果,例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愈變愈差,怎麼做才對?吉米媽媽想通了,不再向孩子施加壓力,反正孩子要成長,他要自發性醒覺學業的重要,於是父母對吉米再不提做功課的事,就算他回家從不打開功課也不再嘮叨。這一招初見成效,起碼挽救了親子關係,接下來,作者提出一套「給父母的特殊技巧建議」,細節如何?你有興趣的話,不要拖延了,快去書局看看這本書。

 


《拖延心理學》
作者︰珍‧博克(Jane B. Burka)、
萊諾拉‧袁(Lenora M. Yuen)
譯者︰洪慧芳
出版︰漫遊者文化
售價︰港幣$126(約合21加幣)

 

資源:星島日報/文:王文宇 圖:新華社、中新社、星島圖片庫 插畫:Dicky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