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約千年歷史的《易經》,是中國其中一項最古老的文獻,由於距今年代久遠,加上文字經多年演變下,一般人不易理解內容,認為該書高深莫測。研究《易經》約40年的大溫專家蔣汶德指出,要明白《易經》其實不難,它講的都是古人日常生活問題,包括工作(農耕和狩獵)、疑難(生病和做夢)以及行軍打仗等,所以要通讀《易經》首要明白古人的生活。


蔣汶德還說,《易經》離不開占卜,但占卜不一定迷信,可以是一種預測,令求問者可以未雨綢繆,若出現危機時及早準備。


蔣汶德由本周二(4月3日)起一連四周,將以廣府話在列治文圖書館解說「易經卜筮簡介」,歡迎市民參加。


從小就對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蔣汶德,1967至1971年在卑詩大學(UBC)修讀理科,同時跟隨馮公夏研習易學,又修讀張佛泉教授的先秦哲學史,其後就與同學一道研究易學至今。


他周六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透露,又稱周易的《易經》經過不同朝代歷久不衰,但隨著社會以及對象不同而有所改變。他舉例說,《易經》中貞卦的「貞」字,在先秦時代有「偵查」意思,惟漢朝以後因《易經》主要對象之一是皇帝,「貞」字演變成「忠貞」,所以了解《易經》,必須理解它當時的社會背景。

[caption id="attachment_43890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蔣汶德展示近年中國出土的《易經》竹簡圖片。[/caption]


古人每逢10日占卜一次


蔣汶德表示,《易經》雖被視為中國重要哲學文獻,但離不開占卜,亦即預測將來。他指古人每逢10日(一旬)占卜一次,就好像目前的天氣預測那樣。他指《易經》有64卦,卦是主題,每卦有6爻,也就是說同一主題下,可以有不同狀況和不同效果。解釋卦爻時,巫師(解卜者)將因應不同問題(行軍打仗或生病)以及不同問者(平民或皇帝),而作出不同解釋。


蔣汶德稱,有人指問卜是迷信,但他認為這可視為向問卜者提供不同角度去思考,也是一種危機處理和控制策略,讓求問者得以控制成敗得失,也可以減少損失。


他又說,今次在列治文圖書館《易經》講座系列,希望承傳中華文化,令更多人了解中國古人智慧。四星期的講題分別是上古占卜、聚落作息、周易筮儀以及天文曆法,時間是每逢周二上午10時至正午,地點在列治文布里格豪斯(Brighouse)公共圖書館的社區室(Community Place)。有興趣參加人士可致電604-231-6462,或點撃這裡查詢。

 

圖文:星島日報記者馮瑞熊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