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咖啡的由來,與山羊有關。

咖啡是種永不會遇上潮流減退瓶頸的流行飲料,一旦愛上其獨特的味道,隨時像小編般不能自拔。咖啡樹的果實,從綠、黃、到成熟的紅色,工人要多次來回採收,一棵樹年產量僅2磅。紅色果實經去皮、膜後成為生豆,再烘焙成油亮、褐色的咖啡豆,可放進咖啡機製作即磨咖啡;或研磨成咖啡粉,用熱水沖泡成香濃飲料,或加冰成特色凍飲,同樣提神美味。

到底是誰發現這種美味飲料呢?眾說紛紜。其中一個像傳說指,於西元6世紀,非洲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有一天,牧羊人卡洛迪趕著一群山羊到新地方放牧,羊群突然瘋狂地喧鬧起來。卡洛迪覺得很不可思議,好不容易才將好動又興奮的羊群鎮壓住。翌日,他再去放羊時,仔細地觀察羊群的動靜,不久後,羊群又變得像昨天那樣亢奮活躍。卡洛迪發現牠們吃了一種低木的紅色果實後,才變得那麼活潑,晚上更興奮得睡不著。

卡洛迪好奇地試吃了這種紅色果實,結果整晚也興奮得睡不著。於是,他把紅色果實送給在附近舉行夜間活動的修道院僧侶們吃,各人吃後也覺得精神抖擻。後來,人們將紅色果實當成具有魔法的樹木果實,被用作提神醒腦的藥物,還大受醫生好評。其實,這些「魔法果」就是我們現在稱呼的咖啡豆,因此,埃塞俄比亞也就成為咖啡的原產地。

至於咖啡用來飲用的時期,據說始於11世紀初,阿拉伯的古文獻上可看到這項記錄。在此之前,阿拉伯地區是將咖啡生豆曬乾了再煎煮來當胃藥喝,後來得知咖啡具有提神效果,再加上回教誡律禁止教徒們喝酒,教徒們便用烘培後熬出來的咖啡汁液,作為取代酒類的興奮性飲料飲用。據說當地人懂得烘培咖啡生豆來使用,則是13世紀以後的事。 

西元13世紀,阿拉伯人大量有計劃種植咖啡樹,中東的大馬士革於1530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館,短短數年間,兩百多個城市都擁有不同數量的咖啡店。西元15世紀以前,咖啡一直被阿拉伯世界所壟斷,僅在伊斯蘭教國家間流傳,成為當時很重要的社交飲品,因此咖啡的種植、製作等被阿拉伯人不斷改良完善。

隨著土耳其人西征奧地利,咖啡被帶往西方國家,沒想到很快就擄獲歐洲人的心。據記載,1596年從威尼斯商人寄往荷蘭的一包樣品,曾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人最早見到的咖啡豆。據學者推測,在16世紀末繁榮的調味原料進出口貿易中,有不少來自東方的咖啡豆開始在經貿發達的威尼斯源源不斷地進入歐陸。不過,歐洲第一家咖啡館直至1683年才在奧地利維也納出現,是一個波蘭人開設的。

咖啡香氣濃郁,蘊藏著酸苦、甘醇多重口感,風靡了當時歐洲的上流社會,它的身價亦節節上升,被稱為「黑色金子」。數十年後,釋放香氣的咖啡屋招牌,紛紛在倫敦、巴黎、維也納相繼冒起;隨著大航海時代,咖啡被傳播到世界上不同國家。400多年來,咖啡的飲用習慣不僅由西方傳至東方,甚至成為銳不可當的流行風潮。

Thought for the Day: "Success is not a straight line." ~ Anonymous

 

 

來源:巴士的報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