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希望在投資上有斬獲,往往諮詢理財顧問尋求專業意見,但理財規劃師良莠不齊,金融監管機構不時提醒投資者投高警惕,慎防得不償失。有專家提醒投資者,在把血汗錢交予稱為投資顧問的人士前,應小心查閱所謂的投資顧問或專業人士的過往工作紀錄及是否仍然持牌等。

安省基秦拿法院最近裁定前理財規劃師里夫(Daniel P. Reeve)在18個月期間,騙取41名投資者約1,000萬元罪名成立,正好作為投資者汲取經驗的例子。這些受害人不察覺自己身陷騙局,以致只有些微甚至毫無機會取回資本。
負責里夫案件的檢察官麥克拉肯(Fraser McCracken)指出,多名受害人包括一名損失775,000元的女護士、損失最少683,000元的貨運公司東主,及損失最少25萬元的退休教師。

 

勿輕信沒有風險

 

里夫最初出售合法金融產品,例如互惠基金和保險。客戶不知道里夫在2007年喪失保險代理資格,並且在2008年不再自稱為理財規劃師,不過客戶信賴里夫的投資紀錄良好,仍然讓他主理投資組合。里夫開始指引客戶進行其他投資項目,包括他發展的餐廳和酒店。儘管這些投資項目岌岌可危,但他仍經常保證沒有風險。
法官斯卡里卡(Toni Skarica)在裁決中指出,里夫在2008年夏季和秋季明知投資者無法回本,但他繼續進行上述風險投資。里夫拒絕承認全部欺詐罪名,但斯卡里卡不相信他的證供,裁定他罪名成立。
安省證監會(OSC)投資者辦公室(Investor Office)總監弗萊明(Tyler Fleming)表示:「我們經常提醒投資者首要是保障自己不會被欺騙,但不幸的是壞人不斷想出新方法騙取金錢,難以識破。」
加拿大投資業監管組織(IIROC)行政總裁克里勒(Andrew Kriegler)指出:「投資者應當設法確定理財規劃師是否受到IIROC監管,因為若果他們在我們的監管範圍,我們可以進行調查。」
弗萊明列舉投資者對出現以下情況的理財顧問提高警惕:
  - 保證低或沒有風險的投資項目帶來厚利
  - 根據熱門貼士和「內幕消息」提供的投資意見
  - 催促投資者急速購買或決定
  - 沒有在省級證券會或其他金融監管機構辦理註冊手續

 

來源:星島日報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