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首席執行官(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日前向全體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表示自己將會無限期休假。休假期間,公司將由領導團隊負責運營事務,但仍會參與重大的戰略性決策。
此外,根據一份為公司董事會準備的報告影本顯示,在卡蘭尼克返回公司時,他將會被剝奪一些權利,董事會將會分配部分職權給其他高管,從而限制他在公司的影響力。

投資界把對於10億美元以上估值,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叫做獨角獸,Uber的市場估值為625億美元,牢牢佔據獨角獸榜單第一名。
自2010年正式運營以來,Uber一直處於虧蝕狀態。擴張導致成本增加是直接原因。作為世界上最具價值的科技企業,Uber現已擴展到全球70多個國家,這種快速擴張有佔有市場可觀的一面,但更有巨額投入可怕的一面。特別是在與當地競爭對手激烈競爭過程中,「燒錢」甚多。為了佔領市場Uber為加盟司機提供補貼。這種補貼在進入市場初期的投入是驚人的,勢必稀釋公司利潤。
進入2016年,Uber虧蝕28億美元,儘管損失重大,但是營收增長的光芒似乎蓋過了利潤虧蝕的陰霾。
2016年,Uber的交易額翻了一倍,達到200億美元,淨營收(不包括中國營收)升至68億美元。Uber於2016年將其在華業務出售給了中國競爭對手滴滴出行,而這部分業務其實每年虧蝕約10億美元。雖然公司存在諸多缺陷,但依然在增長。
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營收有了19%的增長,但依然大虧7.08億美元。目前,Uber尚未上市,因此無需發布財務報告。不過,自4月以來,Uber開始提供一些財務資料,被視為,為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做準備。Uber發言人稱:「第一季度虧蝕的收窄使我們朝盈利方向邁進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縱觀歷史,它的虧蝕額可能比任何創業公司都要多。正因如此,一些行業分析師預測Uber永遠無法扭虧,最終會走向覆滅。
巨額虧蝕、醜聞不斷,內部管理混亂使Uber陷入「迷茫」,多數高管紛紛出走。僅今年內,Uber已損失包括總裁、公關總監、財務主管、自動駕駛部門主管、工程高級副總裁、人工智能實驗室主管、地圖部門副總裁、全球汽車項目副總裁、亞洲業務總裁和產品及增長副總裁等10位高管。
自從2016年沙特阿拉伯的一筆35億美元的融資到賬之後,Uber已經接近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得到外來資金的注入了,面對全球市場,消耗是巨大的。公司內部的員工士氣降至低點。
隨著卡蘭尼克宣布休假,便有網友在網上調侃到:「Uber從一家無人駕駛的公司變成無人管理的公司。」
Uber已開始填補一些高管離職帶來的職務空缺。哈佛商學院教授法蘭西斯.弗雷(Frances Frei)擔任Uber的戰略和領導力高級副總裁,蘋果前高管博佐馬.約翰(Bozoma Saint John)將出任首席品牌官。還有消息稱,阿里巴巴董事龔萬仁(Wan Ling Martello)將會加入Uber董事會,出任公司獨立董事。
投資者們對uber還能否繼續保持信心?Uber的競爭對手Lyft會不會把握機會,佔領打車軟件市場?以及Uber能否涅槃重生?還得看它以後的發展。

 

相關新聞:
內外醜聞接連不斷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
TAGS 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