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知道飲食過量會致胖,但原來進食速度過快,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所以家長應助孩子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

 

不會立刻有飽肚感

香港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林詩敏說:「近年香港兒童肥胖率有輕微回落現象,但比率仍然是五個學童中有一位屬過重或肥胖。雖然兒童肥胖原因包括遺傳因素,即父母屬於肥胖,子女肥胖風險會提高,只要父母其中一方屬過胖,孩子肥胖風險已高出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如果雙方也屬肥胖,孩子肥胖的可能性更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但即使雙方均不肥胖,子女仍有百分之十至十四機會發胖,所以遺傳因素以外,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例如不吃早餐、暴飲暴食、吃太快等也會增加肥胖風險。」

 

 

當吃太快時,即使分量不少,也並不代表會立刻有飽肚感,日本曾有研究,比對兩班人士的進食時間快慢,跟食量和體重的關係。發現吃太快的人會偏向吃得較多,而且體重較吃得慢的人士高。人體進食後,大腦要約二十至三十分鐘才會接收到飽肚的訊號。如因太趕時間而吃太快,不足二十分鐘便完成一頓飯,很容易不自覺地吃了過多的食物,而即使吃了相當分量的食物,也會感覺不足夠,想吃更多,這樣孩子可能沒等到下一餐,便感覺肚空空,或會因此而多吃零食,結果攝取過多熱量,無法運用而轉化成脂肪,積聚於體內導致肥胖。

 

咀嚼動作助釋放胃酸

吃太快亦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其實食物的消化是由在嘴中咀嚼開始,口腔會分泌唾液,除潤滑食物令吞嚥更容易,唾液亦含分解澱粉質的酵素,將食物咬得愈碎愈細,消化酵素接觸更多食物的表面,更為有助消化。咀嚼這個動作亦會刺激胃部釋出胃酸,從而提高消化速度。如果吃太快,食物未能充分地咀嚼至變碎變細就已吞嚥,大量的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時,就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增加胃痛的機會。故吃太快是會有害孩子健康,父母應提醒子女吃飯時,應細嚼慢嚥。

 

應選用高纖維食材

「為孩子預備纖維量較多的粗糧,例如燕麥飯、五穀飯、薯仔、番薯、蔬菜、水果等,可助增加咀嚼時間,當中包括以蒸番薯和粟米代替白飯、焗薯和麥包代替白麵包等,這些食物都有助訓練孩子多咀嚼。

 

 

父母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吃完一餐飯,也要提醒他們吃慢點,最好每口食物多咬二十至三十下才吞嚥。耐心練習大概二十一日,孩子便會不自覺養成這個慢食的好習慣,也能真正享受食物的真味。此外,專心用餐,避免在用餐時看電視或手機,也可以減少孩子不經意地多吃食物。有研究建議除了減慢進食速度,每餐只吃七至八成飽,也是有效控制食欲和體重的方法。」林詩敏稱。

 

資源:星島周刊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