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日仍不時有風雨,天氣未見特別乾燥,但人體臟腑尤其最易感受天氣變化的皮膚,如不盡早做好防患措施,當濕度再進一步下降時,便很易誘發皮膚問題。當中以濕疹,又稱異位性皮炎最令人煩惱,由於難根治,中西醫均認同,除對症下藥外,應分外注重生活習慣及調養作息,方可妥善控制病情。

 

 

忌用偏方延誤治療

對於濕疹問題,註冊中醫師彭愉康(見圖)說:「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任何年齡人士都有可能患上,引發濕疹的成因眾多,一般與體質有密切關係,如病人脾、胃功能有缺失,或身體無法自行消除濕氣,即有可能引發濕疹。」

 

 

一般而言,濕疹或異位性皮炎好發於肘彎和關節內側等易流汗,或易被衣物摩擦等部位,而且常受外邪所誘發。中醫學上,將濕疹分為寒濕、痰濕、濕熱、血熱等四類體質病態,必須分症型作針對性調理,故建議患者應向註冊中醫師求診,清楚明確斷症,以便對症下藥,千萬別自行服用偏方,以防適得其反,令病情惡化。

 

患者分四大類

 

1.寒濕體質

[caption id="attachment_511270" align="aligncenter" width="598"]
● 寒濕體質濕疹患者,常見兼有氣喘等疾病。[/caption]

 

多數於天氣寒冷時發作,這類患者的病情通常會歷時很久屬漫長型,而這類型濕疹在氣溫上升時,病情會較為好轉,但卻無法完全改善。同時寒濕體質的濕疹患者,常合併有過敏或氣喘等疾病。

 


2.痰濕體質

[caption id="attachment_511271"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 痰濕體質病人有需要配合藥療施治。[/caption]

 

患者脾胃消化功能會較差, 水分長期蓄積在體內,因為排不出,故容易形成「痰」濕,進而在環境濕度高或天氣變冷時誘發濕疹。這類患者病情同樣可拖得較長,無法只靠轉變生活習慣而改善,大多需要以藥物配合治療。建議患者少吃甜食及油炸物等易形成痰濕的食物,還應少吃蝦、蟹、花生等易致敏食物。

 

3.濕熱體質

多數於天氣熱的時候病發,尤其是正中午或曬太陽後特別容易發作,並有明顯的紅癢問題,且往往都來得急退得急。這類濕疹患者一般只需要調整生活習慣,少吃熱氣及易致敏食物,病情已能有明顯改善。

 

4.血熱體質

這類因熱性體質引起的濕疹,發作時會較為急、猛,而且多由於濕熱因素引致,病發位置以常流汗處、血管集中的皮膚部位等為主,例如手肘和膝蓋窩、腹部等位置較常見。

 

妥善止癢忌抓傷

在西醫學角度,濕疹屬於敏感皮膚病的一種,又稱為「異位性皮炎」,臨床上一般成年人較少因為食物過敏而引起濕疹,反而是因為本身過敏體質所致較多。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見圖)說:「發作時不少患者都屬急性的突發性濕疹病發,誘因包括天氣改變、發燒、感冒、接觸過敏原等,發作部位皮膚會出現乾燥、紅腫、痕癢等症狀。主要應妥善止癢,以減少患者不適,避免皮膚進一步被抓破而造成感染,令問題惡化。方法包括穿着致敏度低、薄的棉製衣料,在濕疹患處,例如手部可戴上手套,減少抓傷皮膚的機會,而口服止癢藥物或外用止癢藥膏,均有助減少痕癢不適。」

 

保濕消炎俱重要

由於較嚴重的濕疹會紅腫、發炎、被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皮膚表皮分泌出黃色膿水或起水泡,所以必須嚴加控制病情,以減低發炎的機會。

 

輕度發炎可塗抹外用的消炎藥膏,嚴重者須配合口服消炎藥。同時為了緩解痛癢症狀,患者應不定時塗抹潤膚霜,減少洗澡的時間及避免頻密洗澡,並選用溫和的沐浴露及溫暖的洗澡水、減少吹風等,有需要時,應在室內放置加濕器等,均有助令皮膚保濕,減少濕疹病發。如果長期缺乏護理,有可能惡化成慢性濕疹,無論治療或護理,難度都會大增。

 

[caption id="attachment_511272"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9"]
● 建議患者可選用濕疹專用的潔護用品。[/caption]

 

基本預防竅門

1. 避免食用容易致敏的食物,例如花生、雞蛋、海產等。
2. 減少穿化學纖維的衣物,盡量改穿全棉衣物。
3. 若室內空氣乾燥,應放置加濕器,有助緩解皮膚乾燥。
4. 以濕疹專用沐浴露及溫水洗澡,洗澡後應立即塗抹潤膚霜。
5. 家中避免養寵物,別放置絨毛玩具、地毯等易招來粉塵的物品。
6. 床單寢具、布藝用品等須及時洗滌、更換。

 

資源:星島日報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
TAGS 換季 濕疹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