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為「晚餐與體重和壽命的關係」的文章嚇倒了一片吃貨。文章認為晚餐吃不對不僅容易導致肥胖,還會引起一系列疾病,從而影響人的壽命。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一個人的體重受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年齡及遺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關係最密切的還是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肥胖不是一兩天形成的,90%的肥胖者緣於晚餐吃太好、太飽。而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疾病的風險。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我們享受晚餐的同時兼顧健康呢?今天專家就來教你,健康晚餐應該怎麼吃!

 

最佳晚餐時間

晚餐最佳時間為18點至20點之間,胃需要用3個小時消化食物。晚飯吃太晚,胃得不到休息,會造成胃脹、消化不良,長期下去容易產生胃痛等症狀。另外胃腸工作時間過晚會影響睡眠,導致入睡困難或失眠等問題,時間久了容易導致記憶力衰退、神經衰弱等。

 

多素菜少葷菜

大多數中國人的家庭晚餐都準備充裕,餐桌上會比早餐、午餐豐富得多,魚、肉、水產品等葷菜較多,但這樣對健康不利。晚餐一定要偏素,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鈣以及容易脹氣的食物。口感酥脆的油炸食品深受人們喜愛,但是比較油膩且不易消化,儘量不要晚上吃。

 

七分飽足矣

晚餐吃的過飽,必然造成胃、腸、肝、膽、胰等臟器在睡眠時仍不斷地工作且傳遞資訊給大腦,使大腦始終處於興奮狀態中,進而造成失眠多夢,長期下來就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

 

當然,進餐時也需要專心,不要邊吃邊看電視,或看手機,這樣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飲食過量。可以選擇熱量低,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燕麥粥,這樣增加飽腹感,從而減少總能量的攝入量,有利於控制體重。

 

同時,進餐時也需要注意細嚼慢嚥,只有細嚼慢嚥才會感受到自己對食物熱情的變化、飢餓感的消退,減慢吃飯速度還可以體會食物至胃裏逐漸充實的感覺。

 

減少糖的攝入

很多人習慣在晚餐時喝點飲料,殊不知甜飲料含糖量非常高,是名副其實的甜蜜殺手。人體攝入的糖過多,會增加代謝綜合征的風險,吃糖過多會使肝臟產生中性脂肪,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而發胖。

 

而肥胖又會引起代謝紊亂,患心腦血管併發症的風險也大大提高,肥胖導致的高血壓以及糖脂代謝紊亂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晚餐進食過多糖時,容易使大腦的神經細胞產生疲勞,還會影響第二天的思維和記憶力。

 

攝糖長期過量,可能對胰島產生一定的損害,影響胰島的分泌功能,使血糖濃度的調節受損,引起細胞熱能代謝紊亂。

 

餐後運動不可少

食物進入人體為人體提供能量,這就需要人體來消耗能量,日常活動或者運動是消耗能量的一個辦法。消耗能量最多的是基礎代謝。基礎代謝簡單來講,就是維持我們基本生命活動的能量。

 

晚餐後需要我們做一些適量的運動,而不是吃完飯就坐在沙發上。可以在進餐30分鐘以後,散步或進行一些比較輕微的活動,都是對健康有益的。

 

資源:星島日報/網上圖片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
TAGS 健康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