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由三位發現「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的美國科學家獲得,令讓「生理時鐘」成為熱門話題。一般人都認為「捱夜」對身體不好,但研究就不認同,更指如強迫習慣夜瞓的人早睡早起,會影響他們的健康。

[caption id="attachment_361690" align="alignnone" width="704"]
三位諾貝爾醫學獎得獎者家霍爾、羅斯巴赫和楊格[/caption]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珞穎,在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CSF)進後博士後研究時,與研究團隊研究一個有早睡早起的習慣的家族,從中發現與此相關的基因突變,得出「應該遵從自己體內的生理鐘來作息,而不是要遵從一個既定的標準,因為每個人不一樣。」


張珞穎指有些人是天生早睡早起的「早鳥型」,同樣有些人而是晚睡晚起的「夜貓型」,表示強迫一個「夜貓型」的人早睡,對他們來說是很痛苦,因為他們要在應該清醒的時間睡覺,這等同在應該吃飯的時候吃飯一樣,對健康不好。因此,生理時鐘的概念並不等於是「不能捱夜」,而是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人體內的生理時鐘,於一天中分成不同時段,對人的生理功能進行非常精准的調節,包括行為、激素水準、睡眠情況、體溫和新陳代謝等,晝夜的變化也會影響人的情緒,例如,如長時間看不到陽光,就可能會有憂鬱傾向。

 

來源:巴士的報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