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子是一件喜事,好不容易等到分娩,寶寶出生,產婦緊接著要面臨一連串的挑戰。分娩過程中會遭受很多痛苦,除了身體疼痛之外、血液流失、體力消耗,極度疲勞。產婦的身體需要休息和足夠的睡眠來恢復,特別是子宮和受傷的產道需要修復。

分娩後母體內荷爾蒙發生急劇的變化,要在短期內達到一種新的平衡。但是新生的嬰兒需要母乳的哺養,當嬰兒哭鬧時媽媽會非常著急,晚上睡覺會害怕不小心翻身壓著嬰兒。在平時再自然不過的刷牙、洗臉、洗澡、換衣服,在月子裡也會變得吃力、辛苦 。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擦、洗寶寶身體更是笨手笨腳、擔驚受怕的。

家裡有人幫手,坐月子順利的媽媽,身體復原快,寶寶也能健康發育。一些沒有經驗又缺乏幫手的媽媽,可能較容易罹患關節受傷、失眠、全身痠痛、失眠等「月子病」。更有些不幸的產婦罹患產後憂鬱症,承受無以名狀的巨大痛苦。

 

分娩期長 身心疲憊不堪

Inna是一位物理治療師,結婚後不久就懷孕了,先生十分體貼,常常陪她散步、聽聽音樂。Inna的奶奶從小就寵愛她,懷孕3個月後,經常煲各種安胎養生湯水給她調養身體。如此平平安安到了第9個月,醫生檢查時一切指標正常,就等待足月分娩了。

到了預產期,Inna沒有感到任何分娩的跡象。3天後還是一切如常,於是去了產科醫生門診,醫生說再等多3天就採取剖腹產。結果當天晚餐時開始有規律的陣痛,在去醫院的路上破水。醫生檢查後發現子宮口只開了一小部份,還不能用催產針,就把她留在醫院的產房外等待。

Inna在醫院裡感到一陣陣劇烈的腰腹部疼痛,而子宮口張開的速度十分遲緩。十小時後注射了催產針,但是Inna身體的反應卻很遲鈍。折磨了20個小時才把寶寶生出來。而Inna緊張萬分,又痛又疲憊,寶寶出世時她幾乎已經昏死過去,記不得是否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啼哭。

以後的一個星期裡,她的腦子裡除了害怕與疲倦,沒有任何其他感覺。所有的親人包括寶寶、先生、奶奶似乎都與她無關。一星期後她感到孤獨、痛苦,感到自己和整個世界隔絕了,不斷出現想要輕生的念頭。

在家人看來,Inna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對任何人的關心都毫無反應,對周邊發生的任何事都沒有興趣。Inna罹患的是典型的產後憂鬱症,是由滯產所誘發的。經過心理醫生輔導及中醫調理4個月左右,才從憂鬱症的惡夢中清醒,重新回到溫暖的家庭生活。

 

椎心之痛 無法面對現實

Isha大學畢業後一邊幫家裡打理生意,一邊當地產經紀。和男朋友交往多年,雙方都以自己的事業前程為優先,把結婚計劃暫時擱在一旁。Isha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了,和男友及雙方父母商量後,決定要把孩子留住,等到孩子出生後再辦婚禮。

懷孕5個月時超聲波檢查發現是低置胎盤,胎盤邊緣接近子宮口,難產的風險比較大,於是Isha做好了接受剖腹產的心理準備。懷孕第8個月產科複查時,一切指標都正常。就在當天晚上Isha感到有些異樣,以往每天胎兒都會動來動去,晚飯時尤其活躍。那天晚上肚子裡卻沒有一點反應。第二天再去產科檢查,醫生說胎兒的心臟已經停止跳動,並且要立即用藥物引產,把死胎排出來。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把毫無心理準備的Isha打的昏昏沈沈、不知所措。偏偏禍不單行,引產過程中又發生了盆腔感染,痛上加痛。事後乳房脹痛,醫生給打了退奶針,還是患了雙側乳腺感染。

Isha除了小腹部、腰部及乳房疼痛外,周身關節疼痛,手腳腫脹。下體不斷的流出血與濃稠的液體。晚上忽冷忽熱,無法入睡,白天乏力,沒有胃口吃飯。她覺得孩子沒有保住是自己的疏忽,而現在遭受的所有痛苦都是一種報應。經中醫治療一個月後Isha的病情明顯好轉,而失去孩子的痛苦經過了較長的時間才慢慢淡化。

產後憂鬱 需要重視關懷

坐月子期間情緒變差是常見現象,產後憂鬱症的發病率大約佔10%左右。其中部分病患有輕生念頭,甚至傷害嬰兒,傷害自己,需要得到家人及朋友的高度重視與熱切關懷。

上述兩個病案都有明顯的誘因,而多數病患以前並沒有憂鬱症傾向。醫學界對本病的發病機理並不十分確切,一般認為和分娩期間荷爾蒙的變化有關。

女性荷爾蒙不僅參與月經週期的調節,並且對其他生理功能、及心理變化產生影響。比如許多女性感覺到身體發生明顯的週期性變化,每次經期前食慾會增加,小腹脹,手腳腫脹,情緒急躁易怒。經期過後就恢復正常。那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短期效應。

分娩前後產婦體內荷爾蒙發生大幅度變化,一旦失去平衡,可能對人體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很難恢復。因此做月子時注意休息,適當調養對產婦的康復有重要的意義。

西乃山醫院針灸門診主任醫師
老大夫醫療保健中心負責人
中醫師陳志卿博士

下期預告:意外腦部震盪 復健路遙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
TAGS 健康 孕婦健康 產後憂鬱 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