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性行業的特點是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所面對相關的人、事、物環境因素複雜,員工往往感到過高的精神情緒壓力。長期的壓力容易導致職業倦怠症 (burnout, occupational fatigue)。

 

醫務人員、律師、教師、公務人員、管理階層人員,都屬於職業倦怠症的高危群,他們專注工作,常常把工作當作體現人生意義的唯一生存方法,除了環境壓力之外,還容易把自己的目標定得過高,經常超負荷工作。往往在腦力、精力透支過度後,才發現達不到理想,於是對工作產生厭倦。

 

大多數患者有一種能量耗盡、身心俱疲的感覺,這和肉體的疲乏勞累不一樣。除此之外,有些人還伴有失眠、頭痛、胃痛、消化不良、肌肉疼痛、免疫力下降等各種症狀。 

 

 

久思傷脾  打通任督二脈

 

Jay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在一家車行的維修部門工作,幾年後升上了零配件部門的經理。因為希望有更好的事業發展機會,又選修了一科MBA管理課程,白天上班,夜間及週末去上課,開始時興趣十足,也很有成就感。

 

來源:星島周刊

 

一個學期過去了,漸漸覺得不堪負荷,學校安排的功課無法按時完成,教授指定要閱讀、理解的參考資料越積越多,到了第二學期的期中考試時,所有的問題全都暴露出來,成績不理想,其中有一門課程無法通過。雖然平日時間少是個事實,但是從此自信心卻受到極大的打擊,對於繼續學習失去了信心,同時對當經理的工作也喪失了熱情、態度變得消極起來。

Jay夜裡無法入睡,白天覺得全身無力,精神萎靡不振,很快就無法勝任工作。經轉介去見精神科醫生,診斷為職業倦怠症,給予抗憂鬱藥物。Jay服藥後沒有明顯好轉,告病在家休息,經朋友轉介試用中醫方法治療。

 

按中醫理論分析,Jay的病情是「久思傷脾」,由於長期的思維、情緒消耗過度,產生精、血虛弱,進而使五臟功能降低所造成的。我在百會、關元、命門等穴用針灸幫他恢復任督二脈內氣血的運行,並教會他腹式呼吸的方法,吸氣時把腹部凸起,呼氣時慢慢收腹 (曾在2016年秋季篇總結時詳細介紹,可瀏覽:http://ccue.singtao.ca/toronto/養顏保健/人生回春-盤點健康元素),每天在家練習,六週後他就回去工作了。 

 

 

人腦當機  終結職場生涯

 

Jacey在一家醫院擔任副院長,每天進入辦公室,第一眼看到的是秘書放在桌子上的日程表,上面排得滿滿的是要主持的各種會議和需要簽署的文件,打開電腦,還有許多等待處理的電子郵件,偶而還會有些突發事件,或者經常性的要向一千多名員工發表演講。她是一個工作狂,每天永遠超時工作,腦子裡似乎從來不曾停止過思考和工作相關的問題。

 

Jacey在醫療體系工作了近三十年,開始當護士,在各個科室都是積極努力工作,後來當了護士長。因為能力突出,一向受到重視、提拔,從部門經理,一直升到副院長。

 

坐上副院長的位置後不久,一向精力充沛的Jacey感到自己有些力不從心,過去工作時,回到家裡習慣繼續整理工作報告,準備新的工作計劃。現在踏進家門就恨不得先睡一覺,然而到了半夜卻又變得興奮、被滿腦子的想法搞的無法入睡。於是整個人體力、精力開始急遽下降,記憶減退,上班時覺得難以集中精力。如此疲憊不堪的又過了幾個月,她再也無法正常上班了。

 

前去求醫時,醫生說她罹患職業倦怠症,給予治療憂鬱症及焦慮症的藥物,但是她拒絕服用。她不僅因為身心疲乏無法工作,而且思維、性格發生很大變化,無法正常生活。

 

她感到非常自卑,不敢單獨出門,生怕遇到熟人,並有一種莫名的緊張與恐懼,不敢接電話、不敢拆開信件,除了和自己丈夫講話外,害怕和其他人交談。Jacey當時正處於更年期、體內激素水平紊亂,病情嚴重而複雜,同樣用中醫方法治療,雖然有所改善,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再也無法回到工作崗位。 

 

 

身心平衡  預防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症是一種常見疾病,有人估計在北美地區大約有10-20% 的員工患有此病。除了員工健康受到傷害,工作效率降低之外,企業本身損失慘重,社會成本也不斷增高。

 

近年來醫學界與各事業體系合作研究,發現了許多有效的預防措施,比如合理的調整早、晚班替換制度,建立員工體能鍛鍊設施,改善獎勵制度等。

 

華裔一向以勤奮工作為榮,但凡事要有一個限度,在努力上進工作的同時,保持生活的平衡與協調,也是非常重要。當工作和日常生活之間有一種相依相容的氛圍時,我們對工作的樂趣、創造力也會隨之增加,在精神上會感到和諧、平靜,解決問題和抗壓能力自然會相對提高。

 

每天需要面對電腦、電話工作的人,如果能刻意加強體能鍛煉,也能積極的消除工作帶來的疲勞。對於腦力勞動者,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足夠的睡眠時間更是預防職業倦怠症發生的好方法之一。

 

 

西乃山醫院針灸門診主任醫師

老大夫醫療保健中心負責人

中醫師陳志卿博士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