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圖片

 

世界衛生組織(WHO)較早時決定把「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病,並通知各國政府將其納入醫療體系,有關規定上月19日生效。不過,卑詩省衛生廳暫未把「電玩成癮」列入醫療保健計劃(MSP)內(詳另文)。有資深青年及家庭服務輔導員對該政策表示歡迎,稱卑詩省列治文市電玩成癮者約有六成為亞裔,而年輕人出現成癮問題不純屬個人問題,更是整個家庭的問題,亟需全家人一起努力才能改變。

 

有大學生就認為,跟其他玩家一起在線參與的遊戲,往往會較易成癮(詳另文)。


世衛組織今年首次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ICD)中加入「電玩成癮」。其症狀包括:無法控制地打電玩、越來越常將電玩置於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知道有負面的後果,也持續或增加打電玩時間等。
患者病入膏肓才肯求助
列治文資深輔導員黃承斌對世衛組織出台這一規定表示歡迎。他指出,他在該領域工作十多年來,發現電玩成癮現象日趨嚴重,不少患者「病入膏肓」時才來求助,且多數是其親友代為求助。
黃承斌說,世衛對「電玩成癮」的定義非常具體,簡單說來,市民可從三個「C」進行判斷:一是「control」(控制),即是人在控制遊戲,還是人被遊戲所控制;二是「compulsion」(慾望),即是否存在不能自控的推動力,令其對其他事情心不在焉;三是「consequences」(後果),即因為沉迷電玩,令其睡眠不足,三餐不定時,影響到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及工作學習等。


他分析說,出現「電玩成癮」的原因與其他成癮症,如吸煙、吸毒、賭博等差不多,多數是在人們需要面對壓力時,尋求一種較為熟悉的活動來紓解壓力與焦慮。


因此,在治療成癮症時,輔導員會了解造成壓力的根本原因,從而將該壓力先去除,才可解決「電玩成癮」問題。

 


全家治療時需作180度轉變準備


黃承斌更指出,造成成癮症並非患者一個人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整個家庭造成。他稱不少亞裔家庭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施加很大壓力,有的堪稱「殘忍」,更有許多家長將自己的心情好壞,完全寄託在孩子的成績單上。他說,家長不能要求孩子為自己的心情負責,孩子的人生更不是為了家長而活,因此在對「電玩成癮」的治療上,輔導員將會對家庭整體進行治療,有時甚至成癮者本人不出現都沒有問題。他說,家庭在治療電玩成癮者問題時,全家都需要做好180度大轉變的準備。如果家人對成癮者進行責罵,家庭氣氛不和諧,治療效果只會變糟。


黃承斌還表示,家長應積極幫助孩子參與非電子類活動,同時家長自己減壓,從而減少帶給孩子的壓力。若出現成癮問題,應及早向專業人士或機構求助,如列治文癖癮服務協會(Richmond Addiction Services Society)等。

 

 

■黃承斌呼籲市民發現「電玩成癮」,盡早尋求專業幫助。受訪者提供

 

暑假通常變高危期 父母宜培養多元興趣

 

 

資深家庭青少年輔導員龍志光在接受《星島日報》採訪時表示,暑假是青少年「電玩成癮」的高發期,因為相比平時,暑假生活較為缺乏規律和規範。家長應為孩子建立體育、音樂等多元興趣,或參與一些夏令營,以取代孩子對電子遊戲的沉迷。


龍志光指出,暑期青少年生活較不規律,休息及起床時間皆難以保障,有時孩子在房間玩遊戲至深夜家長也未必知道,加上有些父母白天皆要上班,造成對孩子日常生活的監管有些難度。因此暑期往往是「電玩成癮」的高發期,家長應該特別引起重視。

 


切勿太溺愛孩子 免生後患


對此,龍志光稱,家長可以與自家的網絡供應商諮詢,有些供應商可提供時段性服務,根據客戶要求,在某些時段切斷網路連接,令孩子無法在家長不能監控的時間玩遊戲。


他指出,一些父母溺愛子女,孩子要甚麽就給買甚麽,比如購買一些高性能的電腦或其他電子產品等,等孩子上癮時卻發現為時已晚。曾有新聞報道稱,有青少年沉迷遊戲,母親幾經勸阻他都不肯停止,在母親強行拔掉電源後,該青少年惱羞成怒拿刀砍自己的母親。


龍志光表示,家長若不想孩子沉迷電玩,應幫其建立健康的興趣,以取代對電子遊戲的迷戀。比如,在暑期可為孩子報名參與各種夏令營,尋找其沉迷遊戲前熱愛的體育運動或音樂愛好,如打籃球、彈吉他等。在詢問孩子時亦應掌握技巧,不是問「你要不要參與某個夏令營?」,因為沉迷電玩的孩子很可能會回答「不要」,從而令談話無疾而終;他建議家長使用選擇問句,如「你要參與網球夏令營還是籃球夏令營?」


龍志光建議,若發現身邊有人沉迷電玩影響到生活,應正視及盡早尋求幫助。

 

龍志光稱暑假往往是青少年「電玩成癮」高發期。受訪者提供


在線電競最易沉迷 家長應留意此類型
 
 
 

本地一名經常玩電子遊戲的大學生表示,一般令人沉迷的電玩,多數是有其他玩家同時在線參與的競爭型遊戲,而一些休閒類的遊戲通常不易令人上癮。


即將就讀大學二年級的劉俊佑表示,他每天大約花1至2小時玩電子遊戲,比如與歷代英雄共同拯救世界的模擬角色扮演遊戲《Fire Emblem Heroes》,也有玩《Pokemon GO》等,但每日只是在做完其他事情沒事做的時候才拿來打發時間。


劉俊佑說,他個人喜好的是有一定故事背景的遊戲,屬於休閒類,通常不會令人上癮。而一些有其他玩家同時在線參與的遊戲有時就會令人沉迷,因為你一定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贏,從而令玩家們無法放低。例如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及《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玩家每天必須要打3、4個鐘以上,每年還有無數人參加比賽,沉迷程度堪稱瘋狂。他稱,只要上網www.twitch.tv便會知道那款是目前最受歡迎的電子遊戲,家長應留意子女是否有參與。

來源:星島日報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