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它的功能主要靠毛細血管去完成。腎臟內大約有一百萬個血液濾淨器,它們是由毛細血管組成的微小工作站。當血液流過腎臟,其中的肌酸酐、尿酸、尿素等毒素會被濾除,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當腎臟功能衰竭時,體內毒素累積過高就會導致死亡。

 

腎臟功能減退有許多原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會造成血管的損傷,老年人血管硬化,長期服用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腎臟結石、膀胱排尿不通暢會使腎臟內壓力增高、血流減緩,這些都會對腎臟造成損害。

 

但是腎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當它受到損傷時,其中部分正常的細胞可以替代受損傷的細胞,腎病的早期病患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只是感到容易疲勞,或者日間小便增多、夜尿變得頻密,在驗血、驗尿時才發現一些指標出現異常。

 

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時,毒素在體內的濃度增高,就會影響正常的生理活動,可能出現疲勞、虛弱、頭暈、臉面與腳部水腫、關節酸痛、皮膚痕癢等症狀。當病患被告知其腎臟功能在逐步退化時,往往不知所措、焦慮不安,難免產生恐懼等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  

 

 

保守治療  樂當無憂老人

 

Lana 70多歲,是香港移民,雖然退休,但經濟無憂。每天約幾個好友去飲茶、聊天,順便在唐人街散散步、買點菜,日子過的舒服安逸。Lana有一些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她是標準的三高患者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長期靠服藥控制,病情還算穩定,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

 

她的腰腿關節有退化性疼痛,平常可以用拔罐、按摩等方法減緩症狀。過了70歲,這些原來都能控制的症狀開始變差了。

 

而最令Lana擔心的是她的腎臟功能,起初化驗時只是有蛋白尿,後來其他腎功能指標也出現異常,顯示她的腎臟在不斷退化。她害怕見家庭醫生,怕聽到去洗腎中心進行治療的建議,每次諮詢後心情就變得十分低落。

 

Lana由女兒陪同過來就診,希望能用中醫調理的方式,來避免洗腎治療。我對她解釋:中醫確實有一些保護腎臟功能的方法,包括中藥、針灸、飲食、運動等。如果能同時結合現代醫學對腎臟功能的定期檢測,即能驗證療效,又能保障安全。就這樣Lana以一種開放、安心的心態接受了中醫治療,加上定期的檢測,重新過上其原有的悠閒生活。

 

 

腎臟移植  無法承擔風險

 

Luca在21歲那年得了紅斑狼瘡,最初時體內的主要受害臟器是腎臟,後來血壓、血糖、膽固醇也先後發生變化。儘管在各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各種藥物,二十多年來,腎臟功能不斷退化直至衰竭,最後靠每星期三次去洗腎中心做幾小時的治療來清除體內的毒素,維持生命功能。

 

Luca很虛弱,每次感冒都會咳些黃、綠色的痰,要服用抗生素,並且要拖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能恢復。他同時患有憂鬱症,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休息一段時間。

 

Luca的姊姊願意捐腎給他,但是醫生認為他的體能狀況太差,腎臟移植的成功率不高。Luca前來諮詢,希望能用中醫方法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態,以提高腎臟移植的成功性。

 

我用中藥結合針灸的方法為他調理,他的病症複雜,治療時也比較麻煩。所幸他對中醫治療的反應良好、進步神速,兩個月內體質有了明顯的改善。同時腎臟專科醫生也發現化驗報告中顯示的改變,認為這些進步是非常樂觀的,如果能夠維持這樣的進展,或許可以暫時不考慮腎臟移植手術。 

 

 

尋求治療  中西同步進行

 

現今醫療制度保障病患可以擁有自己的各項檢查、化驗結果,如果遇到家庭醫生沒有時間詳細解釋時,建議天性緊張的病患一定要求醫生解釋清楚,以避免不必要的擔心。

 

比如年檢時有關於腎臟功能的化驗檢查中,有一項是GF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它是衡量腎臟功能的參考指標,正常人在90以上,隨著年齡逐步減退。如果低於30表明腎功能下降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低於15則進入腎臟衰竭階段,需要採取洗腎治療。

 

但是醫學界對如何看待GFR值持有分歧的意見,因為GFR受性別、年齡、族裔背景等很多因素影響。更重要的是化驗結果是一種參考資料,必須和臨床症狀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

 

事實上,有許多病人的GFR長期低於15,抗拒做洗腎治療,卻依然維持正常的生活。曾經治過一位二十多歲的慢性腎病患者,除了長年有蛋白尿,以及GFR下降外,精神、體力都蠻正常,生活作息也很健康,還經常做比較劇烈的體能運動。她拒絕腎臟專科醫生做洗腎治療的建議,堅持用中醫方法調理,至今維持7、8年依然正常生活。

 

前面提到很多因素可以損傷腎臟,影響其功能。平時保持正常血糖、維持健康的血壓、飲食低鹽少油、適當運動、攝入適量的水分、少喝酒、不抽煙,謹慎用藥,加上定期檢查,都是保護腎臟的好方法。 

 

 

西乃山醫院針灸門診主任醫師

老大夫醫療保健中心負責人

中醫師陳志卿博士

 

來源:星島周刊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