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Issac出生於小康之家,爸爸Alan 從事IT行業,媽媽 Kat是一位物業管理員,還有一位18歲準備入大學的哥哥Draven。Issac 的家人,成就了Issac 的拳擊夢想。今年15歲的他,已擠身成為踢拳國家青年隊。

Issac 13歲已成為踢拳(Kickboxing)國家青年隊。

初嘗全國冠軍的成功滋味

Issac 在五歲開始學跆拳道,後來轉為學習踢拳(kickboxing)和泰拳。Issac 從小只鍾愛拳擊運動,坦言對其團隊或球類運動都沒有熱情。「我一直熱愛拳擊,尤其是用腳為主的踢拳道。我在電視上看到踢拳道和泰拳後便覺得有很興趣,亦在網上觀看很多UFC、One Championship 等比賽,我總是夢想成為那些選手。」

2022 年,只得13 歲的Issac 在踢拳道全國錦標賽中贏得了冠軍,獲得了人生中第一條金腰帶。在國際賽事中獲得全勝,並不意味直接進入國家隊,還需要參加選拔,過五關、斬六將。成功非僥倖,憑著自己的實力、家人的支持、教練的鞭策,Issac 終成為國家青年隊一員。同年,他參加在意大利舉行的世界錦標賽,進行了四場比賽,最終敗給了一位印度對手。Issac 的爸爸教導兒子「永不言敗 」的精神,「輸贏無所謂,輸不是失敗,而是學習。」

Issac 在比賽之前為了減磅,有時三天都不能喝水,口渴時也只能含一粒冰來稍微濕潤一下口腔。

開明思想給孩子最大自由

在不少華人父母的心目中,學業必然是排在第一位,甚麼運動、音樂等課餘活動,只是陪襯,甚至成為入大學「加學分」的一個工具而已。然而,Issac 的父母十分開明,對於兒子的踢拳道夢,毫無保留地付出和支持。Alan 坦言,Issac 很幸運有他們這對父母,指的並不是金錢和時間上的付出,而是在思想上為兒子立志成為一名職業拳手打下一支強心針。「讀書叻不代表一切,亦不是每個人都合適,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及謀生的出路。我太太以前曾經嘗試過實行『虎媽式』的教育,但效果不佳,且引發了夫妻之間的爭吵。現在,她明白了這種強制方式並不可行。」

Alan一家四口生活融洽,當Issac不需要訓練時,他們喜歡一起去看電影或遠行。

原來,Issac 患有輕度的過度活躍症(ADHD),在日常生活中,他很難高度集中精神。「他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從小便不太專注一件事,很難專心讀書,到了中學後成績更一直下滑。後來經醫生診斷,建議他接受IEP(個別教育計劃)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導他如何學習和適應各種要求。譬如他有時突然不想上課,又或是感到焦慮,他便會被派去IEP 教室,在那裏有專人與他聊天,指導他。」

慶幸的是,Issac 找到了打拳這個治療良方。「他很幸運,因為從很小便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為非常喜歡,才能專注。去年他14 歲開始,基本上已經決定了他未來的道路,我們鼓勵他朝着這個方向走向職業化。」爸爸表示,找到讓自己成功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目前真的沒有甚麼好擔心的。「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路,而我會從旁給他指引和建議,助他實現目標。很多人會擔心職業運動員這條路很難走,成功率也不高。不過,如今年紀輕輕的他已成為了一位備受認可的教練,可以幫助師父發展事業,或者將來有意自己開拳館也絕對可行。」

Issac 在2022年到意大利參加世界錦標賽,全家總動員支持。

此外,Alan 亦會鼓勵兒子們從小開始工作,認為工作經驗比證書更有價值。「曾經有人質疑我們這樣當孩子是童工,不是在奴役他們麼?其實這是要讓他們見多識廣、體驗世界,學一些在家裏無法教給他們的東西。因為我不可能永遠保護他們在溫室成長,孩子們必須去外面拼搏,理解和明白在這個世界生存不能依賴爸爸媽媽。」

Alan 坦言,能完成大學學業當然好,但他給予兒子最大的選擇自由。「學校隨時可以回去讀,但在體壇上的機會,來臨時就要去抓住它。如果有比賽的機會,不論是甚麼比賽,都要盡量去參加。Issac 從拳館和擂台上學習到的生活技能、溝通技巧、責任感、在壓力下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從任何學校環境中學到的都要多。他目前已懂得如何教學、如何管理課堂等,到他成年的時候,他將會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如今Issac 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的確讓Alan 感到非常欣慰。

無微不至照顧 建構永不言敗信念

除了管接管送,爸爸Alan 也會每天花時間到拳館看兒子訓練,一坐便是幾個小時。「我幾乎每天都去看,與教練討論他的進展和計劃,還有其他要配合的細節,如控制飲食、減重等,我都必須了解清楚。我會幫他錄下訓練的過程,並給他一些意見,這就是我能做的。有時太太都會生氣,因為我下班後不回家吃飯,而是去拳館看兒子。」除了要想辦法減低太太的「醋意」,Alan 更不時要擔當太太和兒子之間的調解員角色,「媽媽嘛,當然是想兒子吃得好、睡得好、穿得好。對於教練的方針,有時或會覺得有點兒太過苛刻而與兒子爭執。作為爸爸,我就是要處理這些情況,減少這些衝突,確保不會影響到訓練效果,同時亦釋除太太的疑慮和擔憂,使家庭更加和諧。」果然,男人就是比較理性的動物。

Issac 表示每次比賽都是為父母而戰,並會把所有獎牌和腰帶都先獻給他們。
Issac 喜歡爸爸陪自己訓練,在爸爸面前也會特別賣力。
每次比賽時,Alan都會為兒子及隊友錄製影片,以便賽後進行評估。

記者很好奇,對於爸爸的「監堂」,對於正值青春期的Issac 來說,難道不反感嗎? Issac 表示:「不會! 我很喜歡爸爸來看我,我會更加有動力!」打從Issac 的心底,每天都很感激父母的支持。他們為自己所投入的金錢和時間,Issac 都看在眼內。「如果沒有他們,我不會出生,不會在這裏參與這項運動,不會擁有現在的一切。在他們面前,我喜歡展示我的努力,想盡力表現得最好。我不是只為自己而戰,每次比賽我都想着是為了父母而戰!我的第一枚獎牌就是送給了爸媽。之後每次贏得的比賽,我都會先把獎牌、腰帶獻給他們。

每當Issac 失去動力時,爸爸總是扮演重要角色。「他告訴我,動力是短暫的,但紀律是長久的。他總是推動我每天去健身房、去做功課,即使再累也不能錯過訓練。這是爸爸教給我最重要的東西。」爸爸亦承諾,只要情況許可,他會去觀看兒子的每一場比賽。

爸爸的承諾激勵堅持夢想

爸爸的一個承諾,令Issac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更加堅定。然而,路不一定是平坦的,Issac 也曾萌生放棄的念頭。在2022 年,為了合乎參加世界錦標賽的資格,Issac 需要把體重減至某個水平。除了要節食之外,也要狂做運動去減磅,跳繩和桑拿是有效的方法。「有一次我正在練習跳繩,一跳便是幾個小時。當時真的很辛苦,我便發了個短信給爸爸,說我已經受夠了,我討厭這個運動,我不想再去參加世界錦標賽了。」身為爸爸,必然會為孩子所受的苦而感到心痛,但同時也要繼續引導他,「我告訴他,這是一個階段,只是目前的壓力太大了。深呼吸,休息一下,給自己一些時間放鬆,然後重新開始。」 Issac聽爸爸的話照做了,然後隔天便回復狀態了。那些意氣用事的說話,Issac 回想起也有點愧疚。如今,天氣許可的話,Issac 會背著背包從家跑到拳館去,路程45 分鐘左右,以加強體能。

爸爸的座右銘是「永不放棄」,也會教導兒子如何保持紀律性。
Issac 每星期花六天在拳館度過,也具備教練資格傳授武功。
參加國際賽時需要準備兩套裝備,分別是紅色和藍色,兩套加起來大約需要一千元。

除了狂做帶氧運動,控制飲食也是相當嚴謹的。一開始,爸爸Alan 便擔起嚴密監控兒子體重的責任,「以前我每天都要看他上磅,確保他的磅數在合格範圍內。」現在的Issac 已不再依賴爸爸,而是可以自我調節得很好了,這也要歸功於兩年前的一次「偷食」事件。

「那次是我第二次參加比賽。當初報名的體重級別是比較輕的,後來我長高了,體重也增加了,足足重了兩個級別。教練要我提早開始減磅,但我並沒有認真對待,在過程中經常偷偷地吃東西。在
比賽前的一個星期,有天爸媽外出去吃飯,我便在家一口氣吃了很多能量棒,也喝了很多水,真的前功盡廢了。」為了一時的快感,令 Issac 差點被取消比賽資格。那個經驗很深刻,但也令Issac 忽然長大,更學會了信任和誠實的重要性。「我不想再讓父母失望,我會保持紀律,不會破壞家人和隊友對我的信任。」

父子同行:武道相傳

爸爸(右)幾乎每天都與教練Ritch(左)溝通,猶如一家人一樣。
教練 Ritch (右)、爸爸 Alan (左)都在Issac(中) 的打拳生涯擔當無可替代的的角色。
教練Ritch (左) 的兒子Maddox (右) 也是拳擊運動員,在國外比賽時兩人增進了不少感情。
Issac 八歲起便在 Elevation拳館學武。
拳館早已成為Issac的第二個家,對於教練和隊友們的支持深表感激。

Issac 從八歲起便在 Elevation 拳館學武,而教練Ritch 是他的啟蒙導師,更是個好爸爸形象。「學武之前,我並不是個很乖的孩子。但我從這裏學到的不止技能,還有尊重。如果沒有他(Ritch),我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水平。」顯然,Issac 也是Ritch寵愛的學生之一。Ritch 分享:「他是個很棒的孩子,他非常活潑,很喜歡社交。多年來,他來這裡訓練,每次都不願離開,我當然要盡力推動他發揮潛能。疫情期間,拳館關門,Issac 仍然在線上繼續練習,毫不鬆懈。」

而Ritch 的兒子,同樣成為了出色的拳擊運動員。Ritch 坦言,希望能把武術代代相傳。「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參與武術,學習辛勤、紀律和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自衛的能力。希望有一天,當他們長大並有自己的孩子時,也能將這門武藝傳承下去。」Ritch 更表示,父子一起習武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去年,我與其中一個兒子Maddox 日木去了南美洲比賽。因為花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在一起,令我們真正了解對方,使父子的關係更加堅固。」

此時,Alan 也大感認同,「雖然Issac 將時間都花在拳擊上,沒有很多時間讀書,亦減少了很多一家四口的家庭活動。但正正因為能出國比賽,父子二人的親子時間多了很多。」寓「比賽」於「旅行」,多酷呢!

記者:草步子

攝影:草步子、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製作:CCUE

T10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