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麵式很多,燜肉麵最為家常,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的楓鎮大肉麵。網上圖片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南粉北麵」的說法。拿生命在吃麵的北方人,對麵條有一種近似偏執的挑剔。江南人就不一樣了,他們自知在麵食本身沒有優勢,於是方設法在澆頭上下功夫。

不管是一碗清湯,幾滴醬油,一點豬油抑或是精心熬製的老鹵,都能成特色,成就出嶄新的一餐。看似簡單平常,卻底蘊深厚。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碗麵。南京的小煮麵已有50多年的歷史。很多外地人吃不慣這碗口感近似沒煮熟的小煮麵,但是南京人卻對它愛之深。在南京任何一個背街小巷,都不難找到一家賣小煮麵的館子。

一碗合格的小煮麵, 皮肚麵要脆,像吸滿湯汁,香腸肥瘦相間,豬肝新鮮可口。湯頭要用當地的板鴨熬製。小煮麵一般用南京人寬細適中的麵條,也許這種麵條正中了南京人的性格。他們總是不急不慢,不粗不細,遇上甚麼事兒,一句「多大的事啊」就化解了。

蘇州的麵式很多,燜肉麵最為家常,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的楓鎮大肉麵。「蘇州最紅湯麵」是一碗白湯麵。據說創於楓橋鎮,其獨特之處在於麵湯,用豬骨、鱔骨熬成的湯增鮮,再用酒釀吊香,湯清無色,醇香撲鼻。楓鎮大肉麵的澆頭燜肉要燉上至少4個小時,這樣做出來的燜肉才好吃。麵條用細麵,像極了蘇州人的精緻和小家碧玉。

沒了解這碗麵之前,你是否也一直奇怪為甚麼叫鍋蓋麵?原來大鍋煮麵的時候要煮小鍋蓋。至於煮鍋蓋的原因:一是為了開水不外溢,煮出的麵條勁道;二是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來提鮮!

鍋蓋麵用的麵條是「跳麵」,這種麵條有毛孔,鹵汁易入味,吃在嘴裏耐嚼有勁,味道獨具。澆頭原料都為鎮江地產,長魚、腰花、肴肉、豬肝、幹絲、素菜等,燙在麵湯裏,香在碗裏。

這一碗被好吃乾隆評為「天下第一麵」的鍋蓋麵著實不簡單。鎮江老店邵順興的鍋蓋麵做得很地道。南京也有邵順興的分店,仙林大學城的鎮江戚婆鍋蓋麵也深受麵控們的喜愛。

陽春麵其實就是一碗普通醬油光麵,卻是揚州人最喜愛的一種麵條。據說因為揚州人吃這種麵時通常會再加一個煎雞蛋,雞蛋代表太陽,麵調料之一是小蔥,綠綠的小蔥代表春天,故名「陽春麵」。陽春麵的醬油都是特別熬製的,加點蝦子,味道更為鮮美。一碗揚州小陽春,香氣四溢,麵條筋道爽滑,香味隱藏在麵條與麵條的縫隙中,沾惹得味蕾蠢蠢欲動。

資料來源:星島日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