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三個接近40 歲的男人,Kelvin、Oscar 和Ivan,有着各自的家庭和工作,卻因為一個共同的夢想而走在一起。三位同是「父親」的角色,又同時要面對移民到加拿大後遇到的種種挑戰。他們的偶然相識,創造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

(左起)「暖男」Oscar ,「規劃王」Ivan ,「社交王」Kelvin。

移加父親一:「社交王」Kelvin

Kelvin 十歲時隨家人移居加拿大,在多倫多讀小學、中學,直至大學畢業。2007 年,他回流到香港生活,直至2021 年年尾,他決定帶同太太及八歲的兒子再次回到加拿大,這一次的決定,背後有多重考量。香港近年的變遷、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同時亦希望與在加的父母和長兄團聚, Kelvin 認為這是回流的好時機。

失意金融界  回流與父母團聚

身為一名父親,Kelvin 最着緊的並非兒子的學業成績,而是做人處事的態度,「上學是為了學習,而不是為了拿高分。反而我有很多人生經歷、人生的道理很想與兒子分享。」Kelvin 的人生的確充滿了跌宕起伏。從加拿大到香港,再到中國,他在職業生涯上的確碰過不少釘。16 歲時,他創立了一門小生意,售賣電話零件。那時候,只在周末工作幾天便能賺得不錯的收入,初嘗創業的滋味。從此,他認定自己為「半個生意佬」。

Kelvin 一家三口回流多倫多,與父母長兄團聚。
Kelvin 希望兒子開心健康地成長,尋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Kelvin 喜歡創業做生意,亦會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兒子分享。

大學畢業後,Kelvin 投身金融界,曾在股票行工作,後來前往上海發展。可惜由於在中國的人際網絡不夠好,只做了短短一年便回到香港。然後進了華資的上市公司做期貨交易員。「好像以前大時代丁蟹、 劉青雲的角色那樣。之前累積了經驗,我很快便幫客戶賺了很多錢。剛好那一年是金融海嘯,第一年我成交量已經佔了總成交的8%。因為當時做的是高頻交易,基本上在那個年代你玩過期指,也跟我交過手。」Kelvin 說起當年時臉上帶點自豪。

儘管Kelvin 在金融界曾經取得了成就,但隨着科技的進步,Kelvin 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手再快也不夠電腦快,電腦可以0.1 秒完成幾百樣工作,人腦根本不夠它快,因此我開始慢慢被淘汰。」後來,他又學了另類炒期貨和中長線交易,並在短時間內賺取了一筆可觀的收入。然而,金融界的風險無處不在,最終也因為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而失去了大筆金錢。後續便是心態出現了問題,「我可以連賺十多日,然後一天就輸光,持續了很久。我便知道好像以前的武俠小說一樣被人廢了內功,只得招式根本做不到。」

隨着父母年紀漸長,兒子又需要更理想的教育環境,Kelvin 決定回到加拿大,重新開始。他在本地考取了地產牌照,開始在房地產領域耕耘,同時仍在尋求其他商業機會。儘管曾經在金融界風光無限,如今的生活相對樸素,他也逐漸在適應這種轉變。

Kelvin 的經歷充滿了成功與挫折,這也成為他教育兒子的寶貴課堂。「每個人的起點、經歷或際遇都不一樣,很難一概而論。我只希望他開心健康地做一個好人,日後可以做到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就算不錯了。」此外,「居安思危」和「風險管理」,也是他想傳授給下一代的「商場秘笈」。

移加父親二:「暖男」Oscar

Oscar 一家三口,透過太太的學簽來到加拿大。他帶著6 歲的女兒Charlotte 接受訪問,顯露出一臉細心溫柔無比的父愛。Oscar 也是因為香港政治氣候的轉變和孩子讀書的壓力,毅然轉換地方,希望生活有所改善。

Oscar一家三口透過Stream A計劃來到多倫多,希望盡快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

望女兒享受加國自由 輕鬆教育環境

太太來加拿大讀書,Oscar 本打算加入職場。然而,一直在香港從事攝影工作的他,在本地並不易找到合適的機會。於是他決定先把精力放於照顧家庭上,成為一位全職爸爸。他經常通過YouTube 學習新菜式,努力成為家庭的好管家。「我會洗衣、煮飯,照顧女兒,與她的相處時間相比在香港時多了很多,我真的感到非常開心,女兒也與我更加親近。我們在家裏玩,每天放學也會去公園玩。以前她上學只會送她到樓下坐校巴,但現在如果天氣許可,我可以踩單車載她回校。」Oscar 嘆道,假如能再早兩年把女兒帶到加拿大,她的童年會更加輕鬆和快樂。

Oscar 對女兒 Charlotte 溫柔體貼,說話時輕聲細語。
Oscar 經常踩單車載女兒回校,是愉快的親子時光。

Oscar 希望Charlotte 能好好享受加國的自由和沒有壓力的教育環境。雖然目前家裏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以前在香港的積蓄,但他計劃在女兒稍大一些後,認真找一份工作,成為家庭長遠的經濟支柱。「在加拿大找工作不算難,只要願意放下身段,可從事不同行業。我也曾經在超市和銷售行業面試成功,但因為預計工作將佔用了大量時間,影響到照顧家庭,所以還是暫且先放下。」

儘管全職爸爸的角色在中國傳統上不被普遍接受,Oscar 卻不怕被標籤。「我真的沒所謂,不介意別人的目光,只在乎自己生活態度吧。我接女兒放學,大部分都是媽媽接的,我就成為學校門口少數的爸爸之一。其他家長也會好奇走過來跟我聊聊天,也挺有趣的。」

移加父親三:「規劃王」Ivan

Ivan 有個十歲的兒子Anson。同樣地,兒子在香港受到的高強度學習方式,成為了Ivan 移民的導火線。「以前在香港,兒子每天早上六時起床,吃過早餐後便上學去。放學後還要去補習班和參加各種興趣班,忙碌到晚上才回家,還要繼續做功課。然而,我的工作時間更長,回到家時兒子都睡著了,相處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

兒子Anson 最喜歡與爸爸Ivan 一起看電視和下棋。

Ivan 和 Anson 都厭倦香港的學業壓力,移居加拿大後很享受輕鬆的學習環境和和家庭時光。

 

犧牲香港高薪厚職   部署加國創業

兒子Anson 回憶起從前在港讀書的日子,也記憶猶新,「在香港讀書的壓力非常大,功課繁重,測驗、考試接連不斷,學習內容又深又難背。來到這邊功課少了,小息可以踢足球、打籃球,也有更多時間和爸爸一起玩耍,看電視、下棋、溜冰。」如今,Ivan 每天下班後至少有半小時的親子時光,這是以前在香港難以想像的。此外,Anson 也會幫忙做家務,儘管他對父母的要求顯得不情願,但他仍然聽話並完成了任務,從小培養了責任感。

加拿大對於Ivan 來說,是個絕對陌生的國度,因為這邊沒有親人,也沒有事前探路的機會。「因為我行Stream B,當時的政策是要五年內大學畢業才可以申請開放式工簽,我剛好在2019 年就讀了碩士課程,便用那個學歷去申請來加拿大。因此,我們得馬上來,只有幾個月的時間準備。」

幸運地,Ivan 趕上了「尾班車」,到埗後兩個星期更順利找到工作,以符合申請PR 的條件和期限。但始終是需要勞力的工種,待遇與在香港物流行業的高薪厚職不可同日而語。「之前在百貨公司工作,擔擔抬抬,當然是辛苦,但是自己的選擇嘛。一開始也預料到會與跟香港有落差,唯有之後再慢慢去建立其他事業。」

事實上,Ivan 一邊在打工「儲鐘」,也一邊開創移民搬屋的生意,希望在這片新天地中站穩陣腳。

Ivan一家三口去年度過了加拿大的第一個冬天,仍需努力適應新生活。

網上結緣一拍即合 異地創業互相扶持

由素未謀面到網上結緣,三位男士圍坐在一起特別投契,便決定一起合作在異地創業。「因為加拿大的網購市場相對落後,我們便一起創辦了一個網上生活百貨平台『Tormall』,希望將亞洲人熟悉的東南亞品牌分銷,引進本地的百貨公司和超市。」

做生意,一定會有各持己見的時侯,但似乎沒有成為他們的障礙。「我們從來沒有吵過架,雖不時會有激烈的討論,但都是圍繞着事情本身。男人嘛,都是理性分析,也不計較誰做多誰做少,共同為一件事的成功而努力,以成效為重。」

也許這就是男人,瀟灑理性。但工作背後,有時難免會為做「爸爸」或「丈夫」的角色而感到迷惘。他們平時也會分享育兒心得、談論孩子的上學問題、家庭生活的瑣事。「有時我們當中有人不開心,就出來喝一杯,談些未必會在家談論的事,或不想被老婆聽到的說話。」三位大男孩說時哈哈大笑。

三位「爸爸」,共同面對新生活挑戰,無論在公在私都彼此扶持。
Ivan、Kelvin 和 Oscar 在異地共同創業,成立了網上生活百貨平台「Tormall」。

父親節願望

在新國度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三位爸爸——Kelvin、Oscar 和Ivan,逐漸適應了這裏的生活。這個父親節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他們各自心中都有自己的期盼和願望。

Ivan 希望他的家人能更快適應加拿大的生活。雖然他們剛剛度過了第一個冬天, 但這個「不冷的冬天」並不能作準, 需要放長遠一點看情況。Oscar 的願望是能早日拿到永久居留權, 這樣他們就能回香港探親。Kelvin 則希望能帶著兒子去日本的超級任天堂世界玩,以免錯過寶貴的童年光陰。

三位爸爸,一段特別的友情,一個共同的夢想。即使在陌生的土地上,只要有愛和支持,再大的挑戰也能克服。

(左起) Oscar、記者草步子、Ivan 、Kelvin。

記者:草步子

製作:CCUE 

T10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