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當也會導致心臟衰竭?有醫生表示,吃火鍋時有2種行為會損害心臟,容易引致心臟衰竭,導致死亡率高達50%。醫生又指,如果出現3種症狀,就可能反映心臟功能退化甚至已衰竭,需要即時求醫。

心臟衰竭死亡率達50%!打邊爐2行為易引發

心臟內科醫生陳冠任在節目《健康晚點名》中表示,心臟衰竭其實是心臟功能退化的最終結果,任何會導致心臟功能退化的情況,例如嚴重心律不正、心肌梗塞等都可能會破壞心臟功能,令心臟變得無力,引發心臟衰竭。他解釋,心臟衰竭就有如心臟的癌症,有統計指其5年死亡率為50%,超越了卵巢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和乳癌等疾病。

為何打邊爐也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打邊爐2行為易引發心臟衰竭?

陳醫生表示,一旦身體攝取較多水分或鹽分,就會導致心臟無法負荷多餘的水分和鹽分,並引致肺積水無法呼吸。他提醒,如果吃火鍋時做以下行為,就會容易損害心臟功能,嚴重可致心臟衰竭:

  • 喝火鍋湯底
  • 蘸濃味的調味料(例如沙茶醬)

陳醫生表示,如果經常進食重口味、較鹹的食物,就會容易將水分帶入體內,加重心臟負擔。

他分享病例指,曾經有一名女性患者因氣喘而求診,檢查後發現有肺積水,原因是她在吃火鍋時經常喝火鍋的湯底,而且會沾沙茶醬等鹽分較高的調味料,導致鹽分攝取過多,引致肺積水。

水腫也是心臟衰竭症狀?出現3情況即求醫

心臟衰竭會出現甚麼症狀?陳冠任醫生又講解心臟衰竭的3大常見症狀:

 

心臟衰竭3大常見症狀

症狀1:喘

  • 靜態時易喘氣、呼吸困難
  • 比以往更易氣喘。例如以前能行2至3層樓梯,現在行1層就要休息很久,有明顯變得更易氣喘的情況。

症狀2:腫

  • 下肢水腫、肺水腫、尿量減少
  • 心臟衰竭引致的下肢水腫會在雙腳同時出現,如果只有單腳水腫,可能是血管栓塞等問題。

症狀3:累

  • 易疲累、活動力降低
  • 這個症狀最難區分,因為一般人也會感到疲累。
  • 如果感到疲累同時出現另外2種症狀,就可能反映心臟已經衰竭,應該盡快求醫檢查心臟。

3類人患心臟衰竭風險高 多吃3類食物可預防

陳冠任醫生曾節目《下班經濟學》表示,三高患者、血管堵塞或心律不正患者、瓣膜性心臟病患者等人士,出現心臟衰竭情況的風險較高。他建議可多吃3類食物,以維持心血管健康,預防或逆轉心臟衰竭。

吃甚麼食物可預防心臟衰竭?

陳醫生建議多吃以下食物,有助保護心血管健康,預防心臟衰竭:

  1. 每日吃半個至1個牛油果,有助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
  2. 多吃茄子、藍莓、蔓越莓和紫洋蔥等含有植化素的紫色蔬果,可防癌抗衰老。
  3. 多吃椰菜和椰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則可幫助保護心血管健康。

T10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