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綜合報道】今天(15日)是「憂鬱星期一」(Blue Monday) 。都市傳說指,這天的情緒會比平常更為波動。心理專家表示確有此事。

「憂鬱星期一」又稱藍色星期一,是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這個概念出現在 2005 年,當時一家英國旅遊公司聲稱,他們根據北半球的天氣和其他條件進行了計算,確定本周一為全年最悲傷的周一。

《Daily Hive》訪問溫哥華 Sana Counseling 的註冊臨床顧問 Megan Gelmon。 Megan Gelmon表示,研究顯示每年的11月到1月份是每年心理健康最差的月份。

「一月份的心理健康面臨著挑戰​​。天氣極差、長假結束,還有大量賬單要付款。」

如果人們在「藍色星期一」情緒低落,該怎麼辦?

「憂鬱症確實很難獨自應付。 如果有能力尋求輔導員協助更好」

「此外,與醫生討論服藥也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有人覺得還沒有準備好或沒有經濟能力,專家會建議尋找在線支持小組或告訴值得信賴的朋友或家人。」

「藍色星期一」由來其他說法

中古時期
「藍色星期一」最早出現在歐洲中古時期,有說是因為星期日是假日,工人們狂歡喝醉酒後鬧事,打架情況屢見不鮮。星期一帶着滿身瘀青、酒氣返工,頹廢到不行,所以稱為「藍色星期一」。

德文一分鐘
另一說法同上述有點雷同,18 世紀時的德國,國民由星期六起個個都成了派對動物,當然最後又係搞到星期一返工都如 walking dead 一樣只有驅殼而沒有靈魂。而「Blue」一字在德文中有「處於混沌狀態、空洞」的意思,用來形容打工仔在星期一沒有心情工作簡直夠晒傳神。

宗教說法
另一個說法,基督教四旬節,即復活節前的 40 日到復活節的前 1 日的星期一,教堂祭壇會掛上藍色的布,因此有了「藍色星期一」的叫法。

關漂白水事?
19 世時的美國婦女,原來逢星期一有個家庭重要任務,就是要洗衫。而當時常用的一種漂白水配方叫「bluing」,一個人纖纖玉手要洗晒全家的衣服,確實面口都好難寬容,因此有了 Blue Monday 一詞。

藍色星期一的由來大家都清楚了,如何避免星期一個人冇咁空洞又唔好咁 Blue?《福布斯》雜誌就建議,在上星期五計劃定下星期的事,減低星期一甩碌情況;早睡早起身體好;星期一打扮得靚靚約朋友飲返杯,減低鬱悶感。聽落好似係人都知,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多人呢?

藍色星期一是真的嗎?

藍色星期一可能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可能更像是行銷流行語,而不是真正的現象。

但Megan Gelmon強調,「你的感受是真實的,一年 365 天都是如此。」

「星期日」是新一個星期的開始,但在絕大部分人(同打工仔)眼中,「星期一」才是一星期的開始,因為要返工呀,世界末日喇!大家都知「Blue」一字有憂鬱、鬱抑咁解,咁究竟是否因為大家星期一要工作,先令到有 Blue Monday(藍色星期一)這個說法?

(圖:DailyHive)T12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