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腹瀉可大可小!中國內地一名19歲男子因為經常腹瀉,求醫檢查後確診患上被稱為「綠色癌症」的「克隆氏症」,是一種不治之症,更有機會引發真正的癌症。醫生指出,其早期症狀與腸胃炎相似,因而常被誤診,引致延誤治療。身體若出現4大先兆,恐罹患此症。

常腹瀉揭患「綠色癌症」 屬於不治之症

綜合中國媒體報道,該名來自浙江寧波的19歲李姓男子,因為腹瀉求醫,一度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由於慢性腹痛及腹瀉問題持續時間長,醫生認為病情可疑,因此要求他作進一步檢查。

同場加映】急性腸胃炎5大症狀

33_13.png

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

34_15.png

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持續腹瀉

35_14.png

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嘔吐

36_14.png

隔夜菜中毒|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腹痛

37_16.png

隔夜菜中毒|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 如果同時出現以下症狀,就需盡早求醫

38_12.png

隔夜菜中毒|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 脫水

39_10.png

隔夜菜中毒|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 無力

40_11.png

隔夜菜中毒|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 發燒

41_14.png

隔夜菜中毒|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 全身倦怠感

 

各項檢查報告顯示,該男子同時患有小腸多發炎症、肛瘻、輕度低蛋白血症、輕度貧血等問題,確診患上「克隆氏症」(「綠色癌症」)。

克隆氏症多見於壯年 4先兆易與腸胃炎混淆

根據香港仁安醫院資料,「克隆氏症」(又名「克羅恩氏症」 )是一種慢性腸道炎,即腸道無明顯原因下慢性發炎和潰瘍。據研究,本港每10萬人中約有1至2人發病,以男性患者居多,發病高峰期是20至30歲的壯年一族。此症初期病徵與腸胃炎相似,有4症狀較常見。

「克隆氏症」初期4大常見症狀

Crohn_1.png

克隆氏症先兆

Crohn_2.png

初期病徵與腸胃炎相似

Crohn_3.png

腹部不適

Crohn_4.png

肚痛

Crohn_5.png

肚瀉

Crohn_6.png

明顯消瘦

Crohn_7.png

口腔經常生痱滋、有痔瘡問題,都有可能是發病徵兆

Crohn_8.png

有部分患者會同時患有關節炎

Crohn_9.png

少數患者的皮膚會長出膿瘡

Crohn_10.png

有患者會出現虹膜炎,嚴重可致失明。

 

常與風濕同時出現 克隆氏症復發致癌風險高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生蔣琦為主診醫生,她表示,克隆氏症無法治癒,併發症多且復發率高,致癌風險高。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漏診或誤診成一般的腸胃炎或闌尾炎,導致延誤治療,產生不可逆轉的後果。例如若在青春期發病,又沒有及時治療,極容易影響發育。

她又指,克隆氏症可能與免疫系統異常相關,因此不少病人會同時出現風濕症狀。若腸道潰瘍伴隨風濕症狀同時出現,務必多加警惕。若出現多種消化系統及全身性問題,可能是克隆氏症的徵兆。此外,克隆氏症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嚴重可致癌變。

「克隆氏症」10大症狀+8大併發症

Crohn_s_Disease_A01.png

克隆氏症 症狀+併發症

Crohn_s_Disease_A02.png

消化系統症狀:

Crohn_s_Disease_A03.png

腹瀉

Crohn_s_Disease_A04.png

腹痛

Crohn_s_Disease_A05.png

腹部腫塊

Crohn_s_Disease_A06.png

出現在腸道以外的症狀:

Crohn_s_Disease_A07.png

發燒

Crohn_s_Disease_A08.png

食慾不振

Crohn_s_Disease_A09.png

體重下降

Crohn_s_Disease_A10.png

營養不良

Crohn_s_Disease_A11.png

關節炎

Crohn_s_Disease_A12.png

結膜炎

Crohn_s_Disease_A13.png

皮膚口腔黏膜損傷

Crohn_s_Disease_A14.png

常見併發症:

Crohn_s_Disease_A15.png

消化道出血

Crohn_s_Disease_A16.png

腸管狹窄並梗阻

Crohn_s_Disease_A17.png

腸穿孔

Crohn_s_Disease_A18.png

腹腔膿腫

Crohn_s_Disease_A19.png

肛裂、肛瘻和肛周膿腫

Crohn_s_Disease_A20.png

癌變

 

克隆氏症症狀+併發症:

  • 克隆氏症症狀:腹瀉、腹痛、腹部腫塊、發燒、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關節炎、結膜炎、皮膚口腔黏膜損傷等。
  • 克隆氏症常見併發症:消化道出血、腸管狹窄並梗阻、腸穿孔、腹腔膿腫、肛裂、肛瘻和肛周膿腫、癌變等。

克隆氏症成因未明 及早發現病情可受控

蔣琦醫生透露,克隆氏症發病機制不明,可能與遺傳、環境、微生物、免疫反應等因素之相互作用相關。雖然無法根治,但不代表無法控制。

只要定期覆診,正確治療,大部份患者均可控制病情,回復正常生活;病情穩定後,每年覆診跟進即可。不過,精神受刺激、煙酒、不良飲食及衞生習慣,或加劇病情。

蔣醫生指,上述個案男子雖反覆腹瀉,但因情況不嚴重而被忽視。幸而接受詳細檢查,在病發初期及早發現,經治療後病情明顯改善。

 

延伸閱讀:腸胃炎吃1類食物更快好 注意6大飲食要點

heal_1.png

腸胃炎飲食注意事項

heal_2.png

補充水分

heal_3.png

如果出現腹瀉、嘔吐、脫水等症狀,就要額外補充足夠的水分

heal_4.png

7至12歲兒童補水量

heal_5.png

13歲以上人士補水量

heal_6.png

少吃多餐

heal_7.png

把全日所需的食物攝取量分多餐食用

heal_8.png

減少腸胃刺激

heal_9.png

纖維含量過多會令腹瀉情況加劇

heal_10.png

應多進食纖維含量較低、易消化的食物

heal_11.png

當腹瀉症狀緩解後,再逐漸增加纖維的攝取量

heal_12.png

避免吃奶類食物

heal_13.png

可以改為選擇無乳糖牛奶、無添加纖維或流質的營養食物

heal_14.png

避免吃 高油高糖食物

heal_15.png

應吃少油炸少加工的食物

heal_16.png

避免吃 刺激性食物

heal_17.png

減少辛辣、調味較重的食物

heal_18.png

烹煮食物時仍然要添加鹽,避免電解質失調

 

延伸閱讀:3習慣易致胃潰瘍 醫生教5招預防

1_86.png

3種生活習慣引發胃潰瘍

2_31.png

1. 長期吸煙

3_53.png

2. 飲食不正常

4_50.png

例如餓很久

5_43.png

又突然大量進食

6_38.png

3. 胃痛時,吃止痛藥來止痛

7_28.png

預防胃潰瘍7大貼士

8_0_2.png

1. 避免飲食不規律

胃不舒服時吃溫和的食物

10_26.png

2. 避免自行亂服用藥物

11_27.png

例如含NSAID藥物

12_26.png

3. 避免吸煙

13_22.png

吸煙會影響胃酸分泌

14_18.png

4. 避免喝酒

15_18.png

喝酒會影響胃酸分泌

16_15.png

5. 避免熬夜

17_17.png

熬夜會影響胃酸分泌

18_13.png

6. 盡量減少壓力

19_11.png

壓力可致胃潰瘍

20_10.png

7. 有幽門螺旋桿菌必須治療

21_7.png

60%胃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T10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