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也不要忍!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50多歲的女子外出時習慣忍大便,最終導致確診第3期大腸癌。醫生講解原因,並指出若出現4種症狀,則很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號。

女子外出時常忍大便 求醫揭患大腸癌3期

肝膽腸胃科醫生張振榕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該名50多歲女子本身有潔癖,不習慣在外如廁。即使有便意,她也常常忍到回家後才排便。由於每天需要工作至晚上7、8時,因此她往往一忍就一整天。久而久之,她開始沒有便意,甚至一星期內有4至5日也無法排便,導致長期便秘。

後來,她持續便秘3日,甚至連屁也放不出,腹部腫脹導致產生作嘔感覺,因此到醫院求醫。照超聲波後發現,她的腸道內有大量腸液及宿便,導致腸道阻塞因致便秘,證實患上第3期大腸癌,須透過手術做人工肛門,以排出大便緩解阻塞情況。

大腸癌有甚麼症狀?持續便秘是警號?

 

身體出現以下變化,有機會是大腸癌徵兆:

根據香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大腸癌症狀可從多方面發現,例如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直腸出血;無故體重下降;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出現貧血徵狀等(如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

常忍大便/便秘易患大腸癌?出現4徵兆恐癌變

張振榕醫生表示,該女子長期忍大便,最終惡化成大腸癌。到底原因何在?便秘又是如何引發大腸癌?醫生講解成因,並提醒要留意4種癌變徵兆。

排便及便秘問題如何引發大腸癌?

 

腸道毒素積聚易惡化為癌症

張振榕醫生表示,若出現以下4種情況,則可能是患上大腸癌的警號:

  • 連續多日便秘無法排便
  • 大便過硬難以排出,導致痔瘡形成及發作,令肛門時常流血
  • 無法排便同時沒有放屁
  • 肚脹,甚至產生作嘔感覺

他解釋,大便帶有很多毒素,而且存在引致慢性發炎的物質及細菌,如果長期忍大便,這些毒素會經由腸道被身體吸收,導致出現發炎症狀,而慢性發炎又是引致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變相增加患癌風險。他提醒大眾不要經常忍大便,一旦有便意就要盡快去廁所排出,以免惡化成癌症。

大腸癌10大高危因素 常吃紅肉增風險?

除了便秘,有哪些因素容易引致大腸癌?根據本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大腸癌共有10種成因及高危因素,包括常吃肉類。

大腸癌常見成因?

大腸癌常見成因是甚麼?

根據香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可分為生活習慣及自身體質兩大類,如果平日飲食時纖維含量不足、常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類、缺乏體能活動、身形肥胖、有飲酒及吸煙習慣,都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另外,如果本身患有「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等遺傳性腸病、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大腸瘜肉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等,同樣會令腸癌風險大增。

T10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