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年紀較輕也不能忽視中風!馬來西亞一名28歲男子經常做運動,沒有三高,卻突然中風導致半癱。他表示中風前經常出現1種症狀,疑因3大因素導致病發。有醫生表示,有6大因素會增加年輕人中風的風險,因此應特別小心。

常做運動無三高 出現1徵兆後中風

該名28歲馬來西亞男子在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講述中風一刻的經歷,並提醒大家留意身體的警號,及早求醫:

該名28歲事主講述中風情況(小紅書截圖)

 

他回覆網民時表示,自己平日有跑步和打羽毛球的習慣,自認身體健康,沒有三高或患上慢性疾病。不過,他於今年3月29日突然中風,導致口齒不清,右手及右腳麻痺、無法活動,需要坐輪椅代步,甚至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需要別人協助。

他透露,自己中風前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只是大腿出現輕微疼痛及麻痺症狀,惟當時對此不以為然,未有及時求醫,結果導致中風失去活動能力。他表示,目前正接受治療,逐漸恢復活動能力,開始可以自行走路,不過亦擔心會復發。

中風會出現甚麼症狀?缺血性VS出血性中風有何分別?

 

中風11種常見徵狀

香港醫管局指,「中風」即是「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據香港衞生署資料,一旦出現以下情況則可能是中風症狀: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半身不遂、言語不清/失去說話能力、嘴歪、眼斜、視力模糊不清、吞嚥困難,最嚴重可導致昏迷或死亡。

28歲就中風 疑3大因素引發

為何年紀輕輕就中風?該男子表示,自己的父親及叔父都曾經中風,而且父親更兩度中風,推斷是家族中風病史令自己中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另外,他又表示自己在20歲時經常喝酒和吸煙,雖然後來已經戒除,但估計仍然是吸煙和酗酒習慣導致中風風險增加。

醫生揭年輕中風6大原因 45歲前要留意

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胡奕晟中醫師曾表示,如果45歲前出現中風,就可被稱為年輕型中風。他指出,若出現以下6大因素,就會令年輕中風的機率大幅提高:

 

6大因素導致年輕中風

胡奕晟醫師表示,如果符合以下特徵,就會增加年輕人出現中風的風險::

  1. 代謝症候群(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
  2. 運動量不足
  3. 不良作息、久坐少動
  4. 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飲食
  5. 吸煙和過量喝酒
  6. 蔬果攝取嚴重不足

7招減中風風險 精神壓力過大會易中風?

要預防中風,除了多做運動,避免精神緊張也是關鍵之一。香港衞生署表示,透過以下方法可確保心臟及血管健康,從而減低中風的風險:不吸煙;保持均衡飲食,進食低脂肪食物及減少進食含高鹽量的食物;減少飲酒;定期做適量的運動;控制體重;爭取充足的休息,避免精神緊張;定期檢查身體,控制血壓的水平(最少兩年一次)。

T10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追蹤CCUE社交媒體,獲得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cue.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cue.ca